区块链(BlockChain, BC)技术受到广泛的关注,尤其是最近两年,各种研究机构、企事业单位的应用实践风起云涌。但是,什么是区块链呢?正如“一千个人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样,对于区块链的认识,也是众说纷纭。作为计算机领域的研究学者,我们该如何看待区块链呢?
区块链的两个核心技术是加密和共识算法。这两个技术都诞生于20世纪80年代,所以刚开始的时候,有些计算机学者认为区块链不是新技术,没有研究价值。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伴随着互联网的深远影响,区块链有可能改变、甚至颠覆现在的计算机技术以及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
笔者在40余年的科研经历中第一次看到一门计算机技术可以影响到金融、货币、法律、审计、会计、统计、教育、民政、税务等领域。甚至它在其他领域所获得的关注超过了在计算机领域所获得的关注。
区块链起源于比特币,首先在金融科技中得到关注,因此有人认为区块链就是数字货币,或是私人发行的数字货币。但是区块链技术并非比特币,更不是数字货币,这些只是区块链技术的应用。
2015年世界并没有金融危机,可是许多银行发现其根本被动摇了,传统的收入急剧减少,许多经济活动不在银行监管之下。这和2008年发生经济危机的状况不一样。虽然当时世界处于经济危机,可是银行的根本并没有被动摇。2015年底,世界许多银行家都预测,世界的银行业以及金融市场将会有一个巨大的变革,而其中一个推动力就是区块链技术。各国央行都在激烈地讨论区块链,以及使用区块链来发行货币。2016年9月8日,笔者在伦敦参加区块链金融科技会议时,发现身边80%的参与者都是各国央行的经济学家,他们热衷于讨论区块链在金融和银行里面的应用以及可能的影响。这些经济学家对计算机技术如此热衷,所以作为计算机领域的研究者,我们对区块链要有足够的敏感度。
那么,从计算机专业来看,区块链到底会给我们带来怎样的改变呢?举例来说:
1.新的软件设计架构。
2.新的数据库结构理论和架构。
3.新的区块链云计算架构。
4.新的基于区块链的大数据平台。
……
简言之,区块链架构对软件的分析、设计、构建和部署运行等技术都会产生重要的影响,其研究涉及数据驱动的软件构建和开发方法、大规模流数据的处理和分析、高可伸缩体系架构以及数据安全等多个领域,也与金融科技、计算法律学等多个学科产生了交叉融合,对相关学科的发展和前瞻性研究有着重要意义。
2015年被称为世界区块链元年,2016 年是中国区块链元年,2017年是区块链从实验室走向应用的元年。随之而来的,越来越多的科研机构、企业、联盟组织开展了区块链的研究与实践。
在此背景下,本期专题从区块链的基本概念、智能合约技术及其在区块链中的应用、计算法律学、区块链安全技术、区块链在数字社会中的应用几个方面展开讨论,希望有助于普及区块链概念、澄清认识、理解关键技术、完善现有技术缺陷、发掘应用潜能、促进新一代互联网应用的发展。
《区块链技术》由北京大学副教授郁莲和北京天德科技有限公司邓恩艳联合撰写,从学术和工业两个角度,介绍区块链的基本概念、核心技术以及发展趋势。文章分析了区块链的一致性需求、可扩展性需求及链上代码需求,介绍了交易区块链和账户区块链的双链设计模型及机制、基于大数据的区块链技术与应用、区块链互联网、区块链系统统一接口设计等方面的技术发展。
由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胡凯和中电普华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于卓带领的研究团队撰写的《智能合约工程》,介绍智能合约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史,讨论了智能合约和区块链技术的融合,探讨了融合应用中所面临的如智能性、合法性、可信、执行和性能等方面的问题,并从应用的角度分析了智能合约工程化的技术路径。
由北京科技大学教授朱岩等撰写的《区块链安全技术:现状、问题与进展》,从区块链的设计和需求出发,探讨了区块链技术中各种安全机制的属性与特征;从安全交易保障、安全存储模型、安全运行基础、安全协同共享、安全交易证明等几个方面,分析了区块链技术如何应对安全性各方面的挑战。
《解析计算法律学》是一篇跨学科的交叉性研究的文章,由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法学院教授周学峰等人撰写。文章从计算法律学的源流和发展历史出发,介绍了国内外计算法律学的研究现状,重点探讨了用计算机代码来表达、执行法律的可行性、局限性,以及需要解决的问题;如何实施对代码程序的法律控制;区块链技术的应用对计算法律学的影响。
由清华大学白晓颖和邢春晓教授撰写的《区块链在数字社会的应用》,介绍了区块链作为可信协议,构建数字社会基础社会的思想;结合数字版权保护、物联网、隐私保护等应用实例,介绍了区块链这种技术框架对软件系统及其商业模式的潜在影响;从体系架构设计优化、区块链与计算法律学、互联网新技术以及业务流程重构几个方面,探讨了实际应用中的技术挑战和机遇。 ■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